內容目錄
Toggle近期台美股市場的下跌回落,讓投資人再度浮現風險控管的重要,即使本輪的修正似乎沒有進入熊市的格局,但下跌修正總是又快又大,殺得大家措手不及。
畢竟歷經瘋漲已經超過一年,應該很多投資人選擇All In股市,而忘記了多元投資分散的必要性。
2023年美國股市的全面大漲,大多數其他資產類別的表現則相對落後。
相較於2022的空頭年, 2022 年多元化投資則帶來許多正面效益,2023 年每一種「多元化」的配置組合都無法獲得超越單押美國股市,不僅僅投資報酬落後,連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夏普值)也落後。
多元資產配置無效了嗎?
在非常短時間的維度觀察確實是這樣。
過去許多文獻都會強調全球多元資產配置,因為他確實可以降低波動,提升報酬。
JP Morgan 統計過去近33年的數據,發現將「另類資產」加入到投資組合中會比單純的股債配置投資組合更優的表現,也就是風險更低,報酬更好。
但是從全球基金研究權威Morningstar晨星的近期研究觀察,似乎過度的多元資產配置有損投資的效率。
如果從過去二十年間,採用更多元配置的投資組合策略面臨挑戰。相較於傳統的股票與債券組合,雖然多元配置的投資組合在多數時間段內有降低風險的效果,但根據夏普值的評估,這種風險的降低並沒有更有效地轉化為更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從下表可以觀察到,即使將時間維度拉至長期,多元分散的投資組合仍比單一美國股市資產或是單純的股債6:4的投資組合表現的差勁(從夏普值的數值比較),或許可以進一步解釋,多元資產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出現了不一樣的相關性表現,值得進一步觀察資產間的表現變化。
多元配置的目的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 ”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看似簡單的生活哲學,風險分散的概念,直到1950年代,財金領域才有學者提出相關的研究證實多元化投資策略的重要性,如果在投資組合中加入新資產,那麼有機會在不改變投資報酬的情況下降低風險。
另一方面,因為未來市場無法預測,所以可以藉由多元的配置來截長補短。下圖呈現過去10年各類資產的年度報酬表現,可以觀差到每年排名第一和最後的資產總是在變化。

預測哪個資產類別在特定年份將會表現突出或失利是非常困難的。
往往前一年的表現佳者,可能在之後幾年跌至谷底,因此,配置多樣資產類別有助於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資產表現,也有機會進一步的降低投資的風險。
多元資產配置是穩健投資的根本原則。投資組合如果涵蓋了各種特性各異的資產,通常能夠實現比單一資產類別更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然而,實際要做好多元資產配置往往比理論上更為困難,因為各類資產間的連動性與表現在不同時期都會出乎意料。
回顧各類資產的相關性表現
當兩個資產的走勢越接近,亦步亦趨地表現將會喪失加入多元配置的必要性,因為我們不需要同時持有兩個走勢一致的資產,我們需要的是走勢低度相關甚至無關的資產,這樣不但可以創造更好報酬,也能降低投資的整體風險。
以下會觀察各類資產與美國股市之間的相關聯性,提供投資人配置參考依據:
1.美國債市
美國股市與債市間的關聯性近幾年雖增強,但債券依然具備分散風險的效益。自美國聯準會於 2022 年開始積極調高利率以來,股票和債券的行動趨於一致。在 2022 至 2023 年的兩年中,這兩個主要資產類別的相關度升至約 0.6,這與長期平均接近零的水平有顯著不同。即便如此,債券相較於美股和其他主要資產類別,仍展現出較低的相關性。
因此,單純的股債配置組合仍為目前市面上多元配置的主流做法。

2.美國房地產REITs
美國REITs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選項一直存在疑問。雖有投資顧問推薦投資人對房地產進行專門配置以提升收益及多樣性,但根據晨星的美國房地產指數,房地產在長期作為分散工具的效果普遍不佳,相關性通常維持在 0.70,近期甚至高達 0.90。
3.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高收益債券)
這項資產也不是理想的投資組合分散工具。過去三年中,美國非投等債券指數與美國股市的相關度達到了 0.87,既沒有股票的上漲潛力,也沒有債券的保護力。這類債券與股票的行動高度一致,且相比其他類型的債券,防禦性低,對整體經濟的敏感度更高,因為持有的標的都是信用評等較差的公司。
4.國際股市
國際股市可以分成已開發國家市場與新興國家市場。
從分散投資的視角來看,特別是已開發國家股市,過去三年與美國股市的表現緊密相連,如下圖所示。尤其是歐洲股票,與美股的關聯性非常高。
而新興國家市場的股票則與美股的關聯性較低,這種關聯自 2020 年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某種程度也是受到美中貿易戰導致中國股市近年疲弱不振的因素。
不過,從歷史觀察,美國股市與已開發國家股市的表現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有一方持續稱霸。尤其近10年都是美國股時稱霸,讓大家忘記了國際股市過去的強勁表現。然而,要知道的是,儘管美國市場有巨大的成長潛力,但國際股市更具平衡與穩定性。
5.現金資產
雖然持有現金的收益很低,但它卻是很有效的投資組合分散工具。特別是在利率逐步上升的背景下,從分散投資的角度來看,現金的分散表現遠超美國公債。
儘管現金不是長期財富增長的工具,但其在分散風險具備高效益也同時滿足投資者短期流動性的需求。
6.商品原物料(包括黃金)
原物料商品經常表現不佳,具備極高的周期循環與政治角力影響,但它們也提供了顯著的多樣化功能,尤其黃金。由於各類商品在任何特定年份的報酬差異極大,這使得它們在投資組合中的有效配置變得更加困難,通常一般投資人較難以駕馭。
7.加密貨幣
雖然加密貨幣常被看作是投機資產,但實際上其與股市的相關性在近幾年顯著上升。加上其極端的價格波動性,這使得大部分投資者難以長期持有,部分的投資顧問建議配置加密貨幣的比例最高僅能5%。
簡單的資產配置就可帶來極佳效果
經由上述的數據分析與各類資產的比較,研究機構晨星建議建立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並不需要過於複雜的策略。
雖然多元化投資組合有時能帶來更佳的表現,但自 1976 年起,將近 87% 的十年滾動期間內,最單純的 60/40 股債組合卻展現了更優的夏普值(風險調整後報酬)。
因此,投資者在構建多元配置的投資組合時,只要簡易的採用2~3種的股票與債券資產進行配置即可,並做到長期定期投入與再平衡的操作,一定可以創造非常優秀的資產增幅效果。
金融市場的最大風險就是黑天鵝,你完全沒想像會發生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才叫做黑天鵝。也可以說是金融中的“尾部風險”。這是沒有人預料到的異常事件風險,例如 : 日本股市橫盤20年、黑色星期一、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大流行崩潰。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我們應追求的是資產穩定的不斷成長,而不是短期間的翻倍,而多元配置的優勢就是即使你面臨金融市場的尾部風險時,你的資產大幅縮水機率也會相對降低,只要確保你持續留在場上,即有機會持續參與下一次的牛市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