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內容目錄
Toggle近年來配息型ETF在國內掀起投資風潮,相信很多投資人都看過有些ETF會在基金名稱後加上「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之文字。
為什麼有些基金要把收益平準金拿來配息呢?基金或ETF名稱後面,會註明 (本產品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本篇文章帶你更加了解~
什麼是收益平準金?
收益平準金機制,主要是讓ETF配息能不受到基金規模放大或縮小受到影響。
因為投資人希望配息穩定,台灣人愛高股息ETF,主要訴求就是配息穩定,所以股息的變化對於ETF表現,影響會很劇烈,沒有收益平準金的ETF,容易因規模增減導致配息縮水。
具有收益平準金機制的ETF,其淨值組成可以分成三部分:
「基本面額」、「收益平準金」及「資本平準金」
其中「基本面額」發行時即決定,基本上不會變動。而「收益平準金」及「資本平準金」則會隨著ETF的申贖、交易及成分股的市場波動等變化。一般情形下,「收益平準金」是ETF用於補齊不足配息的部分。
為什麼要收益平準金?
舉例~原本有5位同事要參加這次的聚餐,他們已經事先繳交聚餐的費用,烤雞和披薩也都訂好了,但突然又有5位同事要加入,如何讓大家都能享有足夠的份量享用呢?
最簡單的就是讓新增的五位同事也繳交相同費用,這樣大家都可以吃到一定的份量,不影響原本同事的權益。
目的就是『公平』。
採用收益平準金的ETF,在配息時能達到收益公平分配的效果,讓每位股東領取相同收益的同時,也能保護股東的權益。
若ETF於今年8月底前均維持100億的規模,期間領到的股利所得為5億,則9月配息時原本可配發的現金股息率為5%(=5億/100億)。
但是,如果9月除息前有大筆申購資金,將ETF規模擴大至200億,但此時帳上仍只有5億的股利所得,因此ETF現金股息率將從5%稀釋到2.5%(=5億/200億)。
若有收益平準金機制,ETF規模增加時,新申購ETF將會依照當時的股息率等比例提撥收益平準金5億,故除息時可分配收入將同步由5億增加至10億,因此ETF現金股息率就可維持在5%(=10億/200億)。
收益平準金發放的四大規則
以金管會公布的發放規則來看,規定動用平準金配息的原則,依序為配息標準、動用時機、動用上限、及動用順序,以下進行說明:
- 配息標準 : 實際配息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也就是不能超過追蹤指數的配息率
- 動用時機 : ETF 動用收益平準金,應同時符合配息率低於參考配息率,以及一段期間內,淨申購達一定比率有稀釋配息可能時
- 動用上限 : 以帳列平準金占所有可分配收益的比例,作為動用平準金的上限
- 動用順序 : 優先配股利、債息及資本利得,達平準金動用標準時,最後才能動用
高股息的好夥伴
ETF的配息來源主要有3處,1.成分股股利 2.成分股買賣交易所得 3.採用平準金機制
收益平準金占比越高只是表示ETF淨申購多,規模成長快,因為台灣 ETF配息受到法規限制「不能配本金」,且須達到配息標準才能配息,不像境外基金允許配發本金。
而且,ETF配息會受到規模增減的影響,必須有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收益平準金就是解方。
從本來就有持有的投資人來看,收益平準機制可以保障原股東權益,避免股息被稀釋,也可以讓規模小的ETF配息現金流更穩。
如何計算收益平準金?
ETF內成分股的配息時間點和ETF本身配息時點一定不同,所以就會產生這個新舊投資人的問題。
當ETF成分股是在5月除息,但ETF本身是在9月除息,如果選在5月成分股除息前買進ETF者就屬於舊投資人,如果是在除息後買進者就屬於新投資人。
舊投資人實際參與過該ETF的成分股除息,但新投資人沒有,所以新投資人在9月ETF除息時所領到的股息,有一部份的資金就是來自收益平準金的貢獻,這就是為了防止新投資人投入而稀釋舊投資人的股息收益。
收益平準金列入所得稅嗎?
股息會被課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但如果股息的成分為收益平準金則不會被列入所得稅。
有收益平準金好嗎?
配息本身就是左手換右手,不論成份來自哪裡。
所以重要的不是這個機制,而是應該關注這檔ETF的投資價值,畢竟有獲利有填息的ETF才能夠分配收益,而且配息只是總報酬的來源之一,資本利得+配息才是總報酬的組成要素。
23.69781120.9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