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最佳拍檔查理‧蒙格:智慧投資與人生哲學 三句話改變你的投資觀

by tinalovebetty

本篇文章同步刊載於商周財富網

查理·蒙格(Charles Thomas Munger) 於上午2023 年 11 月 28 日上午去世,享年 99 歲,距離百歲的大概只差一個月,但我認為他非常滿足他的人生了。

查理·蒙格是創建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合夥團隊中最重要的另一位。巴菲特曾說:「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波克夏。」。

在與巴菲特合夥公司之前,他是一名律師,後來放棄法律,經營自己的投資合夥。對於不太認識蒙格的人來說,都會稱他為巴菲特的「夥伴、左右手」,但真正了解他後,蒙格是一位極其獨立的知識分子,巴菲特曾說「他按照自己的音樂節拍前進,而這是幾乎沒有人聽過的音樂。 」。

巴菲特的絕佳夥伴兼導師 – 查理·蒙格

蒙格出生在1924年,當大家一提到一個智慧的老人家,就首先會想到蒙格。 因為他的確充滿著智慧,和巴菲特合作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他永遠是處在一個第二位的角色。 他非常謙虛,他跟別人說明為什麼董事會時要讓他坐在台上,是因為為了讓巴菲特顯得沒有那麼老。

他與巴菲特年紀差6歲,都來自於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奧瑪哈,每年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在這個股東大會上,全球的很多朝聖者,他們用 朝聖的心態去看這兩位睿智的老人。

他們的互動很有趣,在股東會中,一般都是巴菲特講得比較多,巴菲特講了以後,常常就會問一句蒙格說,你要不要說兩句話? 蒙格最經典的回答:「我沒有什麼好補充。」,這是他最常說的話。 

後來有一次開股東大會的時候,巴菲特特別搞怪,那次蒙格可能也有事沒有來,所以他把蒙格的照片印出來,剪了一個紙板,用一個硬紙板的蒙格形狀,真人大小一個硬紙板,坐在巴菲特的旁邊。

等到巴菲特講完以後,就扭頭問蒙格說,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巴菲特特地準備錄音機在旁邊,於是自己去按那一台錄音機,一按就出現蒙格聲音說「我沒有什麼好補充。」 ,每次只要巴菲特使用這個段子,底下的股東就會笑得不亦樂乎。

 

查理·蒙格與巴菲特的認識故事

蒙格和巴菲特實際上是有世交的,雖然之前並沒有見過面,他們倆相差六歲,都在奧馬哈這個小地方。 不過有一點很有意思,就是蒙格在小時候是在巴菲特的爺爺的雜貨舖裡邊打工,他每天跟著巴菲特的爺爺和叔叔一塊幹活,但是他沒有遇到過巴菲特。

查理·蒙格在二戰期間入伍,當了兵,結束之後,就去了Caltech(加州理工學院)上學。 加州理工學院是一所充滿怪物的學校,那裡只招收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截止2020年10月,加州理工學院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40位校友或教授獲得41次諾貝爾獎,常被評為世界前十的大學之一。 蒙格在那讀完了一段書,後來就去了哈佛法學院,之後開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在他35歲那年,遇到了29歲的巴菲特,因為有一次巴菲特要搞自己的基金公司,那時巴菲特已經開始做了一些小規模的投資,賺了一點錢到處去募資。 巴菲特在募資的時候遇到了老家的一位醫生,想向醫生要點錢做他的投資人。

醫生一聽到巴菲特的說明,就覺得他應該認識查理·蒙格,因為兩個人的個性太像了, 那個醫生也跟蒙格講,必須認識巴菲特,這個小伙子很厲害。 後來他們在一個飯局上兩個人見面,這一見面不得了,聊得特別投機,後來查理·蒙格就以律師的身份做了巴菲特的合夥人。 然後慢慢地他停掉了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就專職地跟巴菲特一塊經營他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這就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一個簡單的過程。

 

查理·蒙格的人生並非順遂

蒙格年紀輕輕就結婚,第一段婚姻結婚8年育有3個孩子後,他的婚姻並不幸福,隨後離婚了。離婚在當時具有巨大的社會恥辱,這對蒙格來說是第一次打擊。他的妻子在離婚中也得到了幾乎所有的東西,包括房子。

一年後,他8歲的兒子泰迪得了白血病,當時無法治療,也沒有醫療保險。由於沒有健康保險,蒙格自掏腰包支付所有費用。後來兒子日漸衰弱,最後過世。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一切都對他不利-婚姻失敗、經濟狀況差、失去兒子,任何人都可能轉向惡習(酒精、毒品),但蒙格那時沒有這樣做,他繼續前進。

後來,他反思了自己的內心混亂,說:「一般來說,嫉妒、怨恨、報復和自怨自艾都是災難性的思維模式。自怨自艾非常接近偏執狂,而偏執狂是最難以逆轉的狀態之一。你絕對不想陷入自怨自艾……自怨自艾不會讓情況變得更好。」

他在創業初期,也有面臨投資不順遂的時期,1973年和1974年連續兩年都有31%的虧損,讓投資者感到不安,紛紛要求返還他們的資本,最終初創公司在1975年關閉了。

然而,儘管有兩年鉅額虧損,蒙格的表現仍然超越了市場,他在初創企業的14年間的年均報酬率達到19.8%(相比之下,當時道瓊指數只有5%)。

幾年後,52 歲的他患上了白內障。這次失敗的手術導致他一隻眼睛失明,並引發了類似癌症的併發症。他失明的眼睛劇烈疼痛,讓他一度無法站起來。他不顧一切地想要結束這一切,請醫生摘除他的整個眼睛,才讓他恢復到正常生活。

 

充滿智慧的老人

查理·蒙格的最大特徵是愛讀書,愛讀書到什麼程度? 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會帶一本書。 而且他有一句特別經典的名言,他說只要我手上有一本書,我就永遠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他去坐飛機,發現班機延誤,沒關係,拿著書就坐那看。

蒙格是一個極度喜歡閱讀的人,而且他說他所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一個不是熱愛閱讀的人,比如說他的搭檔巴菲特,他們倆互相評價說,對方是一個長著兩隻腳的書櫃或者是長著兩隻腳的 一本書,還有他的好朋友比爾蓋茲。

蒙格之所以這麼重視閱讀,因為他始終堅信一句特別重要的話,來自美國的小繪本叫做《小紅母雞》,繪本敘述一隻小紅母雞遇到了很多難事,遇到難事以後,這個小紅母雞就常說一句話,”那我就自己來吧!” 就這句話,成為了查理·蒙格的座右銘。

蒙格上過了加州理工、哈佛法學院,他都認為沒有幫到他。 他覺得這教育沒有提供特別多有價值的東西,反而透過自己閱讀,打開了對於世界的認知邊界。他透過閱讀來不斷精進自己,打造「多元思維模型」,多元思維模型是無法透過某一學科的學習而獲得的,也因為面對問題需要多元思考與剖析,這個多元思維模型造就蒙格處理投資與公司的智慧。

蒙格的朋友曾說過,每次跟蒙格約見面,因為他年紀很大,所以他從來不會遲到, 一般提早五分鐘去。 他提前五分鐘去,就發現蒙格坐在那看書,然後看到見他來也不跟他說話,一定要等到約定的時間,才抬頭跟他說話。後來他覺得不好意思,不能讓老人家等,他就提前半小時去,發現蒙格一樣坐在那看書,也看半個小時 。 兩人形成默契了,就是他去了以後,也是自己拿本書,他坐在蒙格對面這麼看。

極度熱愛閱讀是這些成功人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蒙格曾說過:「像我們這樣的人,透過努力始終保持不愚蠢,而不是努力變得非常聰明,獲得了許多長期優勢。」

 

查理·蒙格影響我的3句話

蒙格講的經典名言太多了,許多書都會收錄他的經典發言與智慧,對於我來說,他對商業、人生的見解是獨特的、罕見的、具有不同尋常的一致性。採用「蒙格」的思考方法是很困難的,因為他的思想已經超越一般人,但我始終謹記在心,細細實踐品味。

1.大錢不是在買入和賣出的交易中賺到,而是在等待的過程中。

隨著投資的經歷越久,對於這句話的感觸越深,獲利是等出來的。套用到台灣人的投資邏輯上,長期存對好股,最終會是贏家。只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人類的注意力與耐心越來越匱乏,導致在持有標的的時間也越短,多數人希望一夕致富,不願慢慢等待。

2.我們熱衷於讓事情變得簡單

讓事情變得簡單非常困難。蒙格的投資是採用非常集中火力的配置,他與現代提倡的多元投資非常不一樣,從波克夏的現金部位持續增加也看出,兩位大師不隨意出手,手中持有這麼多現金卻什麼都不做是需要性格的。

此外,生活中保持簡單也極為不意,俗話說複雜的事情簡單做,是行家 ;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是專家 ;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是贏家!

3.有些人天生比你強,無論你再怎麼努力,總是會有人取得比你更好的成就。面對這個事實,我的心態是「無所謂」。 

在社群媒體時代,我們常常比較或羨慕別人的生活,但這只會陷入自己低人一等的悲傷。人生各有各的難題與課題,比較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唯有每天與自己前一天比,哪怕進步1%也好,長時間累積的複利成果會非常可怕。

很幸運,這個世界有查理·蒙格分享他的人生智慧。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