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升息下的投資策略:股票、債券還是定存?

by wilson
 

本篇文章同步刊載於商周財富網

自2022年3月以來,聯準會開始激進式的升息,將基準利率從接近零的水平提升至5.25~5.5%的區間,這個變化讓全球的投資者都必須重新評估自己的投資策略並做出相應調整。

即使台灣的升息幅度未如美國之大,但金融商品的相關性與資金流向都會影響各國的金融市場。

如此的升息步伐是我除了從歷史資料看過外,第一次親身體驗。過去長達13年的時間裡,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的利率都維持在低位,這也讓許多投資者習慣了低利率的環境。

然而,目前看來,聯準會維持高利率的政策在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這意味著高利率可能會是新常態,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更久。

股市持續創高,我還要進場嗎? 大家都說債券是布局好時機,等到降息時就會賺錢嗎?

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制定投資策略成為一個燒腦的問題。

 

高利率下如何制定投資策略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隨著利率的上升,對任何具有風險的投資所期望的報酬率也應該相應提高。過去,當別人告訴你投資某個商品或基金能帶來約6%的年化報酬時,可能聽起來還算吸引人,那是因為那時候銀行的利息幾乎為零。

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僅將美元存入銀行的六個月定期存款,年利率就能達到5%以上。因此,現今只要投資任何具有風險的標的都需要提供更高的報酬才具有吸引力,因為會承擔更高的風險。

例如,如果某基金無法提供超過10%的年化報酬,那麼對投資者來說就缺乏吸引力。對於風險更高的投資,期望的報酬率則需要更高,以彌補其高風險。

 

現在美元定存是好時機嗎?

即使美元高利定存已經好一段時間,但仍有許多人會問這個問題。

以美國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1%來看,將資金存入銀行幾乎無風險且能獲得5%的報酬,對於較為保守、不願或害怕承擔市場波動風險的投資者來說似乎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然而,在投資領域中,沒有永遠完美的策略,做美元定存亦是如此。首先,就在2022年9月,美國的通膨率高達8.2%,遠超過當時的存款利率,通膨巨獸的出現速度遠比你我想像得快。未來半年或一年間,存款利率與通膨率之間的關係勢必會持續調整,無法保證利率會一直高於通膨率。

其次,進出市場的時機選擇也是一大隱藏風險。一旦投資者選擇將資金存入銀行,這筆資金就暫時離開了投資市場。股市和債市的變動不會因個別投資者的參與或退出而停止波動。例如,從2022年3月4日的標普500指數約4,328點,到2024年2月27日的5,078點,其中經歷了一段快速下跌至3,580點(跌幅17%),隨後又緩步上揚至5,078點(漲幅42%)的過程。

如果你在今年初投資美國短期國庫券,到目前為止你的報酬率會是大約+3.6%。考慮到現金所提供的安全,這個報酬率可能不會讓你感到太失望。但相比之下,全球股市的報酬率為+13%,而我們追蹤的48個國家股市中有25個國家的報酬率也超越了持有國庫券。即便在最近的賣壓之後,標普500指數仍然上漲了+14%。

我常說這是機會成本,這樣的市場波動往往出乎投資者預料,但也很常見,如果過於積極預測市場,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投資報酬的損失更大。

 

高利率環境不利股市表現嗎?

升息的環境,確實對股市來說是利空。美國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Cotton 曾統計了9個已開發國家的金融歷史和做出以下結論:5年期公債的到期殖利率每上漲1%,該國股市就平均下跌3.56%。

另一位學者Schmitt 統計過去30年(1991~2020)的股市指數和10年期美國公債的收益率歷史,得出兩者之間負相關的關係:即公債收益率越低,股市指數越高。

為何當債券的收益率上升時,股市往往表現不佳?

因為債券收益率反映出的是資本市場的借貸成本。當收益率升高,意味著借款成本增加,對於企業而言,這將增加其營運的財務負擔,進而可能影響其盈利表現,對股市形成壓力。

但是,股市和利率之間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隨著不同時間點的變化而有所差異。尤其股市總是預先反映未來的預期。當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將提高利率時,股價通常會先行下跌,因為投資者會提前反應這一預期。但當央行把利率真正調升時,股市可能已經調整完畢,開始關注其他可能影響估值的因素。

以聯準會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最強勁的升息周期為例,美國股市的下跌修正主要集中在2022年初至9月期間,即便聯準會在2023年持續升息到7月,美股已經止跌反彈,顯示出股市對於利率變動的預期已經提前反映。市場已經消化了升息預期,轉而將其他可能的利多因素計入股價之中。

關鍵不是央行是否升/降息,而是股市是否已經充分消化了央行升/降息的期望?如果後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央行升/降息就不會再成為股市的利空/多因素,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利率高低而改變策略。

 

高利率下債券相對安全?

和股票相比,債券對於央行利率變化的反應更為直接:升息的時候債券價格會下跌,而降息的時候價格則會上升。從2022年3月初算起到20​​24年2月,10年期的國債價格(以IEF ETF統計)累計下跌15.6%左右,並沒有像同期的股市那樣漲回原點(甚至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率位於5%,和利率位於0%時,債券價格對於利率變動的反應敏感度是不一樣的。
 
因為利率從0.25%升到1%代表著4倍的價格變化,而從3%升到4%的變化幅度則小於1倍。因此,利率越高,相同幅度的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的影響效果越小。所以在高利率的環境下,購買債券的風險,確實要明顯小於零或低利率的環境。至於債券市場是否消化央行的降息期望,目前在價格上似乎沒有太大跡象,可以持續觀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決定購買股票、債券或是銀行定存,本質上都是屬於資產配置的問題。兒比例上如何調配整,就絕對是市場擇時的問題。想要透過擇時獲利,就必須具有準確的預判能力,也就是你要比別人更早一步做出動作而且是正確的判斷,就像股市反應的是預期,而不是結果,預判並非不可能,但絕對不容易。
 
多數人沒有這樣的天分和時間,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認知邊界,做好多元資產的配置與分散,無疑就是幫助財富累積的過程中,鎖上多層的保險。

你可能也會喜歡